時間:2017-01-15 11:49來源:藍天飛行翻譯公司 作者:民航翻譯 點擊:次
|
機長:(在剎車就位,關閉空調等之后)
“剎車己就位,飛機己做好除冰準備。”
1號人員:(在最后一次噴灑除冰/防冰液開始時)
“噴灑的是I型液體(或II型液體),持續(xù)效應時間計時現(xiàn)在開始。”
1號人員:(在除冰/防冰完成且設備撤離之后)
“除冰工作己完成,恢復手勢信號。”
重要事項:
1) 在整個除冰/防冰過程中1號人員必須保持通話聯(lián)絡。
2) 在不可能通過耳機聯(lián)系時,除冰時要關閉發(fā)動機。
3) 在噴灑經(jīng)稀釋的I型液體時,1號人員應在除冰操作開始前指出液體為I型液體,操作員必須對I型液體進行Brix 檢測以確定最低操作使用溫度(LOUT)。
8.08 減少除冰液的使用的方法
考慮到成本因素和對環(huán)境的影響,不使用高濃度除冰液而使用其他產(chǎn)品來清除航空器表面大量的積聚物,其好處是不言而喻的。有能力使用橡皮刮板或高壓空氣設備(葉片吹風機或經(jīng)改裝的除冰車)的航站在可能的情況下應使用它們清除積聚的雪。
8.08.1 使用機庫
為防止降水積聚,要求離港時少做工作,這樣也會更加準時。為做到這一點,在空間允許時可以把飛機停放在機庫中,或者,在飛機上覆蓋一層薄的除冰/防冰液。
8.08.2 橡皮刮板/掃帚
可以用橡皮刮板和掃帚除去飛機上的全部或部分積聚物,以減少乙二醇的使用。
8.08.3 葉片吹風機/拖把
葉片吹風機可用來吹去積聚的粉末狀的雪。對輕度結霜,操作員可以使用裝有熱的或溫的I型液體的噴壺和拖把來清除污染物。這些都是減少乙二醇使用的極好的方法。
8.08.4 高壓空氣
高壓空氣除冰:
僅使用空氣:
. 高壓空氣只能沿著與航空器表面較小的夾角吹(決不能沿著90°方向直接對表面使用高壓空氣)。
. 在清除機翼和尾翼上的污染物時,使吹風機噴嘴與前緣等高或稍高于前緣,利用機翼的輪廓協(xié)助氣流把雪往后推。
. 如果雪較大或較濕,可能有必要先把機翼或尾翼后部的污染物吹掉,以免雪在上表面堆積到一定程度使得高壓空氣不再有效。
注意:空氣在離開噴嘴時是熱的,但在經(jīng)過幾英尺之后就會變得與環(huán)境溫度相同——噴嘴距航空器必須至少保持3英尺以免將雪融化或損傷表面。
特別注意:
. 氣流不要直接吹向風擋、窗戶、探測器、天線或其他從機翼或機身伸出的零部件,因為高壓可能損壞這些零部件。
. 尤其注意不要把雪吹進任何開口,例如空速管、APU引氣活門和溢流閥,因為雪可能堵塞這些區(qū)域從而引起飛行中故障。
. 決不要將高壓空氣從機翼或尾翼的后部向前吹——這樣可能會把雪吹到縫翼或襟翼的下面。
氣流方向必須與飛行方向一致(即:從飛機的前面向后吹)
. 在使用高壓空氣時如果由于吹起的雪削弱了操作員的視線,他/她要停止車輛和懸臂的所有運動,直到雪落下、安全視力條件恢復為止。
. 在使用高壓空氣時,確保所有地面人員撤離該區(qū)域。
注:只用高壓空氣可能不足以除去航空器上的所有污染物——在這種情況下,為最大限度的使用除冰車輛,操作員應在系統(tǒng)允許的條件下集中精力盡可能多地清除污染物,然后繼續(xù)為所分配的下一架航空器除冰。
8.08.5 局部除冰
局部除冰
在下列3種情況下,在用I型液體為航空器除冰時可以不必對航空器的兩邊進行同樣的處理,只要最終關鍵表面是清潔的即可。在這3種情況下,僅要求對航空器受污染的區(qū)域進行除冰。
1) 航空器只有部分區(qū)域(機翼、尾翼)結霜且航空器兩邊所結的霜可能并不一致,同時其他的關鍵表面被認為是清潔的。
2) 在可能是由于停放過夜或周轉時間較長時,在航空器的某一特定區(qū)域積聚有雪或冰(例如一邊機翼的根部)而航空器的其余部分是清潔的。
3) 在前緣有霧淞形成時,機翼或尾翼兩邊的積聚可能并不一致。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受影響的區(qū)域需要進行除冰。(另外,如果航空器“僅在尾翼處”有結冰,只要機翼是清潔的,其上沒有污染物,就沒有必要對機翼噴灑除冰液。)
8.09 除冰液的使用
各類液體的使用都必須符合制造廠商的建議、符合健康和環(huán)境法規(guī)以及對操作員的要求。在被污染、不正確的運輸或存貯、過熱或在轉輸或使用過程中剪力過大時,II、III和IV型液體的保護特性將會退化。
任何時候都必須嚴格遵從除冰/防冰液使用的質量控制方法。
8.10 持續(xù)效應表樣例
以下包括3個表: (注:ISO——國際標準化組織;OAT——外界大氣溫度)
表 1 — ISO I型混合液作為天氣條件及OAT的函數(shù)時預計持續(xù)效應時間的指南
表 2 — ISO II型混合液作為天氣條件及OAT的函數(shù)時預計持續(xù)效應時間的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