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1-15 12:24來源:CAAC 作者:直升機翻譯 點擊:次
|
To view this page ensure that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0.124 or greater is installed. 圖 4.1.7空中滑行道和空中滑行通道 2 直升機空中滑行道的表面宜能承受直升機靜荷載。 3 直升機空中滑行道表面的橫坡不宜超過 10% ,縱坡不宜超過7% , 并且任何坡度不得超過預計使用該空中滑行道的直升機進行著陸時的坡度限制要求。 4 直升機空中滑行通道的寬度不得小于 2.0 W,其中心線與直升機空中滑行道的中心線應重合。 自距空中滑行通道中心線 0.5 W 處起至空中滑行通道外邊線之間的范圍屬于空中滑行通道保護區(qū)。 5 直升機空中滑行通道上除因功能要求而必須設置的易折物體外,不允許有物體存在。 因功能要求必須設置于空中滑行通道上的物體, 其位置和高度需滿足以下要求: 1) 應位于空中滑行道以外且距離空中滑行道邊線不小于 1.0 m, 高度不超出以距直升機空中滑行道邊線 1.0 m、 高于直升機空中滑行道平面 25 cm 處為底線, 以 5% 坡度向外升坡的斜面; 2) 宜位于空中滑行道以外且距離空中滑行道邊線不小于 0.5 W,高度不超出以距直升機空中滑行道邊線 0.5 W、 高于直升機空中滑行道平面25 cm 處為底線,以5% 坡度向外升坡的斜面。 6 直升機空中滑行通道的表面應能承受直升機旋翼下洗流 (下吹氣流) 的作用, 并能提供地面效應。 7 當相鄰空中滑行通道上的直升機需要同時運行時,各滑行通道不得重疊。 上述 W 應采用預計使用該空中滑行通道的直升機中的最大值。 4.1.8 直升機機位 飛行航徑下方不宜設置直升機機位。 直升機機位并應滿足如下要求: 1 直升機機位表面應能快速排水, 但任何方向的坡度不得超過 2%。 2 直升機機位的尺寸應能包含一個直徑不小于 1.2 D 的圓 (見圖 4.1.8-1)。 D 應采用預計 民用直升機場飛行場地技術標準使用該機位的直升機中的最大值。 圖 4. 1. 8-1 直升機機位 3 當直升機機位允許直升機滑行通過時, 直升機機位及相應保護區(qū)的寬度不得小于與其相連的滑行通道的寬度; 當直升機機位允許直升機懸停轉彎時, 其保護區(qū)自直升機機位邊界向外延伸 0. 4 D, 直升機機位及相應保護區(qū)的最小尺寸不得小于 2. 0 D,如圖4. 1. 8-2 所示。 圖 4. 1. 8-2 直升機機位允許懸停轉彎時的保護區(qū) 4 當相鄰機位的直升機同時運行時, 各直升機機位的保護區(qū)及其相連的滑行通道之間不得重疊; 當相鄰機位的直升機不同時運行時,各直升機機位的保護區(qū)及其相連的滑行通道之間可以重疊。 如圖 4. 1. 8-3、 4. 1. 8-4 所示。 圖 4. 1. 8-3 與空中滑行通道/ 滑行道相連, 并能同時進行懸停轉彎的直升機機位 圖 4. 1. 8-4 與空中滑行通道/ 滑行道相連, 但相鄰機位不同時進行懸停轉彎的直升機機 5當TLOF 與直升機機位設在一起時, 機位的保護區(qū)不得與任何其他直升機機位或滑行通道的保護區(qū)重疊。 6 當輪式直升機在機位上進行地面轉彎滑行時, 直升機機位的尺寸應考慮該輪式直升機所需的最小轉彎半徑。 7 可用于空中滑行的直升機機位及相應的保護區(qū)應能提供地面效應。 8 除因功能需要必須位于保護區(qū)內的易折物體外,直升機機位及相應保護區(qū)內不得有物體存在。 因功能需要必須位于保護區(qū)內的物體, 如所處位置距直升機機位中心小于 0. 75 D, 則高度不得超出機位中心區(qū)平面以上 5 cm 的平面; 如所處位置距直升機機位中心 0. 75 D 或以上, 則高度不得超出以機位中心區(qū)平面以上 25 cm 為底線、 以 5% 的坡度向外升坡的斜面。 9 直升機機位中心區(qū)應能承受直升機的交通作用和靜荷載, 靜載承載區(qū)為直徑不小于 0. 83 D 的圓或當僅供直升機地面滑行通過時, 其寬度與地面滑行道相同。 D 應采用預計使用該機位的直升機中的最大值。 4. 1. 9 FATO 與跑道及滑行道間距 當直升機場位于供其他類型航空器使用的機場內時, 直升機場的 FATO 不得靠近滑行道交叉口或等待位置以及可能存在飛機尾流的其他地方。 當需要同時運行時, FATO 邊線與跑道或滑行道邊線之間的間距應符合表 4. 1. 9 的規(guī)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