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3-31 20:32來源:重慶廣電第一眼 作者:中國通航
|
常有人說,你熱愛的事情恰巧就是你的工作,這是一件幸事。今年40歲的何濤就是這樣一位幸運兒,他正在開啟他的“飛翔人生”。
![]() ![]() 他是圈內公認的“飛行大神”,也是無人機的“發(fā)燒友”。在大家眼里,他對航模和無人機的癡迷達到了“入魔”的境界。漂亮地拆卸自己用過的舊手機,裱裝上墻。制作和修理飛行器的工具堪比一家迷你型加工廠。
![]() ![]() “包整爛”是何濤從小的標簽。家里的東西小到一塊手表,大到冰箱彩電,他都要把它們拆卸下來研究一翻。從四川理工學院的電氣工程專業(yè)畢業(yè)后,他進入了國網(wǎng)重慶永川供電公司,負責行政方面的工作。手上功夫有了系統(tǒng)專業(yè)的理論知識為支撐,動手拆東西的本領在航模上找到了適合的發(fā)展方向,何濤的“入模”之路開始一發(fā)不可收拾。
![]() ![]() 從玩航模到無人機,從文字工作到戶外飛行,從愛好到事業(yè),對有準備的人來說,需要的只是一個契機。2015年,單位準備用無人機的高科技手段來代替?zhèn)鹘y(tǒng)的人工巡檢,正式組建無人機班組。何濤覺得這個崗位就是為自己量身定制的,沒有比把愛好和工作結合起來更讓人開心的事情了 。
![]() ![]() 這是一次常規(guī)的戶外作業(yè)現(xiàn)場,他們要通過操控一臺特殊的無人機把附近纏繞在輸電線上的垃圾清除掉。以往遇到類似的情況,電力工人們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去解決,而且還會對附近的居民區(qū)域暫停供電。而這款噴火清障無人機,不僅能短短幾分鐘清理掉空飄的異物,就連馬蜂窩也能安全快速地去除掉。
![]() ![]() 這樣的工作方式不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還讓電力工人的人身安全也得到了保障。而噴火清障無人機的研發(fā)和技術升級和改造,何濤和同事們花費了將近四年的時間。
![]() ![]() 如今的成熟運用,歷經(jīng)了反反復復多次試驗,何濤也交了不少“學費”。2019年,憑借著在工作中的貢獻以及多項技術發(fā)明的成績,何濤獲得了重慶市總工會頒發(fā)的“巴渝工匠”稱號。
![]() ![]() 而癡迷的狀態(tài)一個人享受還不算,何濤還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入模”。手巧的何濤還發(fā)揮自己的長處,給兒子做了好多別出新穎的玩具,在家長群里也是圈粉無數(shù)。在未來,何濤準備在這行繼續(xù)扎根,希望能有更多新的研究成果運用到電網(wǎng)領域,繼續(xù)自己的“飛翔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