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鐵可以有很多方法實現(xiàn)。金屬件主要以連接件的導電性來接地,一些部件需要除掉漆來保證連接處的搭鐵。見下圖 5-12搭鐵點。安裝在結構上的部件通常使用搭鐵線,搭鐵線是端頭冷壓的線纜。
圖 5-12搭鐵點非金屬件,比如復合材料整流罩和操縱面,在制造時添加一層導電層,可以使火焰噴射金屬織鋪層或導電碳基材料鋪層。
在著陸時,直升機的靜電要放到地上。搭鐵系統(tǒng)要自動連接到地面。這一般通過前輪或尾輪低電阻材料的輪胎來實現(xiàn)。有些直升機在起落架上有靜電刷或類似構件提供接地放電。
在給直升機加油時,必須連接搭鐵線,通常在加油口附近裝有搭鐵線連接孔。起落架也可以作為接地點。加油車與直升機搭線,還要與地面接線,這樣可以消除加油中產生的靜電。
在有些直升機上,水平安定面的后緣裝有放電刷,將直升機產生的靜電緩慢放掉。放電刷可以是一種導電的纖維材料接到金屬上或一個導電桿連接到結構上。在飛行中大氣的靜電可以影響直升機,高強度輻射場(HIRF)和雷電能夠影響機載電子和電氣設備,同時雷擊還可以損傷結構、熔化連接件,如軸承等。 2搭接測試
在下列情況下整架直升機應該檢查搭鐵的有效性,也叫搭接測試:計劃維護要求;重新安裝重大部件;更換搭鐵線和搭地拴;結構受到電擊的報告;電氣系統(tǒng)的改裝后。主要的靜電回地路徑也要檢查,這叫做靜電導通性檢查。 3直升機的特殊性
直升機除了機身結構外,主旋翼和尾槳也要搭鐵防止靜電和雷擊。搭鐵線從每個軸套連到軸上,從軸上連到槳轂頂盤上。這些搭鐵線是主電導體,防止電流流過軸承而發(fā)生電蝕。因此至少有一個主電導體跨接軸承或操縱面鉸銷,來防止電蝕。
圖 5-13靜電放電刷
第 5.5節(jié)直升機結構
從第一架直升機誕生之日起,直升機經過 50年的技術發(fā)展,其結構所應用的元件范圍越來越廣。直升機結構所使用的結構構件與固定翼飛機基本相同。通常有 3種基本類型,用于直升機身,尾部和發(fā)動機吊艙。
1
)桁架式結構
2)承力蒙皮結構
--硬殼式或半硬殼式結構
3
)復合材料結構
盡管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使用相同的組裝技術,但其基本結構變化還是相當大的,這主要是因為航空器結構上所受的應力和載荷作用的位置不同。對于固定翼飛機,升力和推力是分開的,機翼連接點傳遞升力,發(fā)動機安裝點傳遞推力。
直升機機身則在同一點承受推力和升力。這意味著要建立一個中央結構來承載,因為主槳既是機翼又是推進器。
著陸沖擊對直升機結構又增加了一個載荷因子。直升機不需要向前的速度來得到平穩(wěn)著陸。因而有些直升機裝有滑橇取代輪式起落架。固定翼飛機受兩個方向的著陸載荷,直升機通常僅有垂直方向的著陸載荷。有時候,比如在自轉著陸時,直升機也承受兩個方向的著陸力。因此盡管在水平方向上的力遠小于固定翼飛機,但仍然要設計承力結構。一桁架式結構
早期一些小型直升機使用桁架式結構。盡管這種結構強度重量比較高,但制造花費也很高,桁架式機身骨架由鋁合金制成,并且用實心桿件或管材做成撐桿,通過焊接和鉚釘或螺栓連接成為整體。為了減小機身阻力,在桁架式結構外面固定有整形用的隔框、桁條和蒙皮。這種結構很難保證尺寸緊密配合,且由于蒙皮不參與受力,其抗彎性和抗扭剛度較差,內部空間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其最大優(yōu)點是外場修理方便,只要不是嚴重性損壞和需要結構校準對中的,外場都可以修理。
桁架式結構支撐所有轉動部件、傳動系統(tǒng)和發(fā)動機驅動軸。它與其他部件的連接點均設在整體框架的節(jié)點上,節(jié)點上裝有傳遞集中力的對接接頭。
桁架式結構分成兩種:一種是普拉特式(或叫 N型),另一種是瓦輪式(稱為 W型),兩種結構形式都是圍繞著大梁來搭建結構,而大梁是承載扭曲和彎曲的主要部件。
|